网站首页 生活 健康 母婴 情感 职场 休闲
当前位置:常识生活帮 > 饮食百科 > 中药

大建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栏目: 中药 / 发布于: / 人气:1.34W

说起中药方剂,很多人都不陌生,但你知道为何中药药剂可以有这么大的作用吗?下面介绍一种大建中汤来为大家一一说明。

大建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当归(去芦,酒浸)白芍药 小草各30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上药叹咀。

【功能主治】主诸虚不足,小腹急痛,胁肋瞋胀,骨肉酸痛,短气喘促,咳嗽痰多,潮热多汗,心下惊悸,腰背酸痛,多卧少气。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别名】三物大建中汤

【处方】蜀椒2合(去汗),干姜4两,人参2两。

【功能主治】补心脾,祛寒气。温中补虚,降逆止痛。主中阳虚衰,阴寒内盛,或蛔虫为患,脘腹寒痛,呕不能食,腹皮高起,出现头足状包块,痛而拒按,或腹中漉漉有声,舌苔白滑,脉细紧,甚则肢厥脉伏。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饮食下咽,自知偏从一面下流,有声决决然。心腹寒痛,呕不能食,腹中虫物乘之而动。阴黄。厥逆,脉伏。寒饮升降,心腹剧痛而呕;疝瘕腹中痛者;又治挟蛔虫者。

【用法用量】三物大建中汤(《张氏医通》卷十六)。

【注意】实热内结,湿热积滞,阴虚血热等腹痛忌用。

【各家论述】1.《医方集解》:此足太阴阳明药也,蜀椒辛热,入肺散寒,入脾暖胃,入肾命补火;干姜辛热通心,助阳逐冷散逆;人参甘温,大补脾肺之气;饴糖甘能补土,缓可和中。盖人之一身,以中气为主,用辛辣甘热之药,温健其中脏,以大祛下焦之阴,而复其上焦之阳也。

【临床应用】1.腹痛呕吐:腹中痛甚则有块,平则无形,每每呕吐酸水。此属中虚,阳气不运。当与大建中汤。党参、蜀椒、干姜、金橘饼。

【摘录】《金匮》卷上

【别名】大建中黄耆汤

【处方】饴糖半斤,黄耆3两,远志3两,当归3两,泽泻3两,芍药2两,人参2两,龙骨2两,甘草2两,生姜8两,大枣20枚。

【功能主治】五劳七伤。小腹急,脐下彭亨,两胁胀满,腰脊相引,鼻口干燥,愦愦不乐,胸中气逆,不下食饮,茎中策策痛,小便黄赤,尿有余沥,梦与鬼神交通,失精,惊恐虚乏。

【用法用量】大建中黄耆汤(《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摘录】《千金》卷十九

【处方】甘草2两,人参3两,半夏1升,生姜1斤,蜀椒2合,饴糖8两。

【功能主治】虚劳寒澼,饮在胁下,决决有声,饮已如从一边下,有头并冲皮起,引两乳内痛,里急,善梦失精,气短,忽忽多忘。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纳糖消,服7合。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本《金匮》三物大建中汤,于中除去干姜之守中,易入生姜以散表,更加半夏以运痰,甘草缓急。药虽小变而大义不殊。

【摘录】《千金》卷十九

【别名】八味大建中汤

【处方】黄耆4两,人参2两,大枣20枚(擘),当归2两,桂心6两,生姜1斤,半夏1升(洗),芍药4两,附子1两(炮),甘草2两(炙)。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主虚劳气血俱虚,腹中拘急或疼痛,喜温喜按,呼吸气短,动则汗出,手足不温,及阴证发斑。内虚绝,里急少气,手足厥逆,少腹挛急;或腹满弦急,不能食,起即微汗出,阴缩;或腹中寒痛,不堪劳苦,唇口舌干,精自出;或手足乍寒乍热,而烦苦酸疼,不能久立,多梦寤。阴证发斑。无根失守之火,聚于胸中,上独熏肺,传于皮肤,胸背、手足发斑,稀少而微红,如蚊、蚋、虱、蚤咬形状。发黄;兼治下焦虚寒之证。

【用法用量】八味大建中汤(《景岳全书》卷五十三)。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猪、羊肉、饧、冷水等。

【各家论述】《伤寒温疫条辨》:方中参、耆所以补中,夏、草所以调中,以此皆脾胃药也;复有归、芍之和血,则外溢之斑,流而不滞;又有桂、附之温中,则失守之火,引而归原。此中营之帜一端,而失位之师,各就其列也。是方也,以参、耆、桂、附而治斑,犹兵法之变者也。

【摘录】《外台》卷十七引《深师方》

【处方】干姜(炮裂)1两半,芍药1两,甘草(炙,锉)1两,桂(去粗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大肠虚。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加大枣3枚(去核),饧1块,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腹温服,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

【别名】大建中黄耆汤、黄耆建中汤

【处方】黄耆3两,远志(去心)3两,当归3两,泽泻3两,芍药2两,人参2两,龙骨2两,甘草(炙)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房事过度,气血俱亏,精关不固,少腹急痛,尿频尿精,虚热,自汗或盗汗,形体羸瘦。蛊病,小腹急痛,便溺失精,溲而出白液。思虑太过,心气耗弱,阳气流散,精神不收,阴无所使,热自腹中,或从背膂,渐渐蒸热,日间小剧,至夜渐退,或寐而汗出,小便或赤或白或浊,甚则频数尿精,夜梦鬼交,日渐羸瘦。虚热盗汗,四肢倦怠,百节烦疼,口苦舌涩,心怔短气。

【用法用量】大建中黄耆汤(《普济方》卷二一七引《究原方》)、黄耆建中汤(《普济方》卷二一八)。

【摘录】《宣明论》卷一

【处方】白芍6两,黄耆3两,远志3两,当归3两,泽泻3两,龙骨2两,人参2两,草(炙)2两,吴术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热自腹中,或从背膂,渐渐蒸热,或寐而汗,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擘破),入饴少许,煎1盏,食前温服。

【摘录】《女科百问》卷上

【处方】苁蓉(酒浸1夕)、肉桂、白芍药、甘草、人参、茯苓、鹿茸(蜜炙)、龙骨(煅)各等分。

【功能主治】滋气养血,充益五脏。主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七引《定斋未病方》

【处方】人参(去芦)2两,粉草(炙)2两,龙齿(研)3两,当归(酒洗,去芦)3两,酸枣仁(去皮)3两,黄耆(去芦)3两,白芍药4两,远志(去心)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半,石莲肉(去心)1两半,泽泻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思虑太过,心气耗弱,阳气流散,精神不收,阴无所归,小便或赤或白,甚则尿精滑数,夜梦鬼交,或睡而汗出,日渐瘦悴,或生虚热,六脉虚弱,或大而软,按之不应。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枚,煎至7分,去滓,入饧少许,再煎溶,空心温服,1日2次。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五○引《管见大全良方》

【处方】人参、桂心、归身、川椒、茯苓、炙草、白芍、饴糖、南枣。

【功能主治】劳伤阳气,不肯复元,清阳凋丧,闪气疼痛,脘中痞结,经和补调理,右脉濡,来去涩者。虚劳腹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学从众录》引作“加减大建中汤”。

【摘录】《临证指南医案》卷一

【处方】黄耆(去芦)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鹿茸(酒蒸)1两,地骨皮(去木)1两,续断1两,石斛(去根)1两,人参1两,川芎1两,当归(去芦,酒浸)1两,白芍药1两,小草1两,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诸虚不足,小腹急痛,胁肋胀,骨肉酸痛,短气喘咄,痰多咳嗽,潮热多汗,心下惊悸,腰背强痛,多卧少气。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济生》卷一

以上就是本文对大建中汤的简单介绍,大家平时也可以多了解下。大建中汤和其他方剂有些相同的功效,但也有其特殊之处,在食用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所需达到的效果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