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生活 健康 母婴 情感 职场 休闲
当前位置:常识生活帮 > 历史 > 野史秘闻

不惧断头何惜手足 唐太宗李世民的“政变”之局

栏目: 野史秘闻 / 发布于: / 人气:1.97W

公元626年7月2日,天气阴沉沉的,整个天空像笼罩着一块巨大的幕布。这天,对李世民来说是个成败攸关的大日子,几天以来,他的心一直都绷着一根紧紧的弦。这次的行动,他万分重视,亲自率领一百多人埋伏在玄武门之内,静候着大哥李建成和小弟李元吉的到来。一场手足间的厮杀眼看就要展开,李世民之所以这么做,只因为情势所逼,若不诛杀同胞兄弟,那么同胞兄弟便会要他的命。杀戮,似乎总是和争权夺位有关,在李渊与皇后所生的四个儿子当中,以长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最有争夺皇位的资质,因此,他们的争夺也更为激烈。

不惧断头何惜手足 唐太宗李世民的“政变”之局

作为长子,李建成继承皇位本是名正言顺,人心所向的事情。论文臣武将、私人武装,李建成的力量更是远远强过李世民。不过,李世民的实力也不容小觑。早在李渊还在镇压农民起义军的时候,李世民就预见了隋朝必亡的定局,促成了父亲的起兵。其后,刚刚二十出头的李世民先后击败了一系列强劲的对手,最终统一了江山。在南征北战,一统天下的过程之中,李世民立下了显赫的战功,在军政各界积累了很高的声誉。就算李世民不去挑战只能由太子继位的封建宗法制度,大哥李建成都必将视他为眼中钉和肉中刺。如此一来,手足间的火拼就只是迟早的事情了。

首先痛下毒手的是兄长李建成。初唐,突厥屡次侵犯关中地区,众大臣建议唐高祖李渊弃都长安,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也都赞成这个主意,只有当时身为秦王的李世民发表了不同的见解。他劝诫大家不要因为胡人的骚扰就被动躲避,并主动请命在几年之内活捉突厥首领,平定骚乱。李渊认为李世民言之有理,便不再提迁都之事。而李建成与嫔妃正好以此诬陷李世民,上奏说:“虽然突厥屡次祸乱边疆,但只要区区财物便能将其遣退。李世民打着抵御突厥的幌子,恐怕是为了总揽兵权、篡夺帝位吧。”

捕风捉影的话说得多了,李渊难免对李世民有所猜忌。有一天,他让三个儿子比赛骑马射猎,一决胜负。李建成故意将一匹难以驾驭的 决胜负。李建成故意将一匹难以驾驭的烈马交给李世民,一路上这马三次蹶蹄,身手矫健的李世民都化险为夷。于是他就对属下宇文士及说:“大哥打算用这匹马来谋害我,可是人的生死自有命定,就凭他们是无法左右的。”谁料,这话经过李建成的捏造加工,变成了嫔妃在李渊耳边的枕头风,“秦王自称上天授命他做天下的主宰,怎么会白白去死呢!”

李渊闻言大怒,召建成、世民、元吉三兄弟前来当面对质。李世民摘去王冠,磕头申辩,仍不能缓解父皇心中的怒气。幸而有人忽然禀报突厥来袭,李渊这才劝世民戴回王冠,与他共同商议退敌对策。此后,每一次遇到敌情,李渊总是派世民前去讨伐,但对这个儿子的猜忌却愈发加重了。太子李建成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精心挑选了一个大雨滂沱的傍晚,差人前往秦王府邀李世民前往自己府上赴宴。秦王府的人深知太子素来诡计多端,都劝李世民不要前往,以防不测。李世民却认为双方虽然正在暗中争斗,但还不至于到手足相残的地步,便欣然前往。

等到了太子府上,建成和元吉一改往日剑拔弩张的气焰,与李世民谈笑风生,对他的功绩和才能赞不绝口。然而就在宴会过后,酒足饭饱的李世民竟两腿发软,头晕目眩,他立刻警觉起来,挣扎着想打道回府,没想到竟一下子瘫坐在地。此时的李建成只是不慌不忙地吩咐下人:“秦王暴病,赶紧送他回府。”也许是命不该绝,李世民回到府中,灌下许多解毒药,吐得天昏地暗,竟奇迹般地保全了性命。这件事虽然没有确凿证据指向李建成下毒,但其司马昭之心已是路人皆知。李渊知道这件事后虽然怒斥了李建成,但也没有多作处置。

不过,李渊还是担心兄弟俩再生差池,便想要让李世民留居洛阳,主宰陕州以东的广大地区。这道诏书一下,虽然李世民万般不舍,但还是做好了出发的准备。李建成和李元吉却担心李世民一出长安城就难以控制,于是派人密奏李渊,声称秦王及其党徒得知要前往洛阳,无不欢欣雀跃,秦王恐将一去不回。于是,生性多疑的李渊又改变了主意,李世民前往洛阳的事情不了了之。此后,建成、元吉与后宫的嫔妃加紧了诬陷李世民的步伐,一次,他们设计诬陷李世民调戏后宫的嫔妃,李渊信以为真,准备对李世民实施惩治。幸亏大臣陈叔达进谏力劝,又碍于李世民所立下的汗马功劳,李渊才罢手。

这时,秦王府的幕僚属官已是人人自危,不知所措。行台考功郎中房玄龄认为,恩怨既已结成,一旦祸起萧墙,不仅秦王府无法招架,而且连社稷的存亡都成问题。于是,他与秦王府属官杜如晦共同劝说李世民抓紧时机,诛杀李建成与李元吉。一开始,李世民念及手足情分而有所迟疑。但随着斗争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建成和元吉采用收买和诬陷的手段逐步瓦解李世民的左右臂膀,就连房玄龄和杜如晦也因为诬陷而遭到斥逐。最终,李世民的心腹只剩下长孙无忌还留在秦王府中。此时若是再决而不断,恐怕性命难保,李世民不得不加紧行动。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先是向李渊告发了同胞兄弟的种种阴谋。得知阴谋败露的李建成决定和李元吉率先入宫,逼李渊表态。他们万万没有料到,玄武门执行禁卫总领常何已被秦王策反。这天清晨,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建成、元吉兄弟俩会合之后,从东边走近玄武门。当两人到达临湖殿的时候,李建成闻到了空气中一丝暗藏的杀机,立即打马回撤,然而一切都已经太迟了,李世民从身后叫住他。建成和元吉还想逃跑,李世民的伏兵却恍若天降,他们全副武装、杀气腾腾,早已做好了誓死一战的准备。

危急之中,李元吉率先摘下随身携带的弓箭。但是意外之变让他太过紧张,不是拉不开弓就是搭不上箭。正在元吉纠结再三之时,李世民已经一箭射向了李建成。只听见一声弦响,箭头便带着风声呼啸而来,他甚至来不及闪躲便被射穿了喉骨。这是定立乾坤的一箭,李世民的伏兵在这一箭的影响之下士气大增,众箭齐发,成功地将李元吉从马上击落下来。

接下来便是太子随从们的负隅顽抗了。在混战之中,李世民的马受惊狂奔,困在了树丛之中,他想着自己刚刚对兄长射出的致命一箭,忘了控制坐骑,竟从马上跌落下来,昏死过去。方才落马的李元吉就在附近,听到动静立即狂奔过来,夺取了李世民手中的弓箭,想用弓弦勒死他。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尉迟敬德大喊着策马冲了过来。李元吉一见大事不妙,转身就想逃跑,可是尉迟敬德的长箭已经洞穿了他的身体。元吉一头跌倒在地,对玄武门之变至关重要的第二箭获得成功。

再说这个尉迟敬德,他果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经验非常丰富。他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高高挑起,两人手下的士兵很快就知道首领已死,忙不迭地溃散开去。话说此时李渊正在宫中等着三个儿子,却听到外面乱成一片,正在惊愕之时已看见尉迟敬德手执长矛带着人马前来禀报,说是李建成、李元吉阴谋叛乱,已被秦王成功剿灭,自己特来保护皇上免受惊动。

在那样的情况之下,李世民已经势不可当,做父亲的也只好顺势立世民为太子。仅仅两个月之后,李渊便传位给李世民,做自己的“太上皇”享清福去了。“玄武门之变”是成就唐太宗李世民一世英名的开端。但仔细推敲起来,这场精心策划的政变仍然包含着手足相残的暴力元素。然而,将残忍的表象一一揭开,我们仍能还原一位明君为了国家和个人命运斗智斗勇的峥嵘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