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生活 健康 母婴 情感 职场 休闲

选对言语治疗的训练方法,让失语患者“唱”出新声

栏目: 健康生活 / 发布于: / 人气:2.51W

选对言语治疗的训练方法,让失语患者“唱”出新声

如今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在逐年上升,在我们的生活中,因为中风而造成失语的患者也是越来越常见。语言能力的丧失不仅让中风患者失去了与家人和社会交流的能力,也给患者的心理带去了不可估量的重创,极大地影响日常生活质量。所以选择专业、科学的言语治疗的训练方法,改善患者的沟通能力并提升生活质量,对失语症患者是十分重要的。

言语治疗的训练方法——了解失语症

根据言语障碍的表现,失语症可分为流畅性失语症和非流畅性失语症:流畅性失语症者主要表现为语言无意义以及语言理解方面的障碍;非流畅性失语症者则表现出发音不流畅,并伴随复述障碍和韵律失常。除了自闭症之外,许多老年性疾病都可能诱发伴随性的非流畅性失语症。比如,中风、帕金森、老年痴呆等。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逐年增多。旋律语调疗法(MIT)是治疗非流畅性失语症的有效手段之一。

选对言语治疗的训练方法,让失语患者“唱”出新声

言语治疗的训练方法——旋律语调疗法(MIT)

为了有效治疗失语症,Albert,sparks和Helm在1973年提出了旋律语调疗法(MIT)。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和临床试验,旋律语调疗法现已被广泛的认为是治疗非流畅性失语症的有效手段,且其对于流畅性失语症也有着相当的疗效。在旋律语调疗法中,患者的语言认知水平将被语言中的旋律因素提升至一个更高的层级,患者潜在的语言能力被激活。在这样的训练下,患者就可以逐渐以正常、自然的方式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了。

选对言语治疗的训练方法,让失语患者“唱”出新声 第2张

选对言语治疗的训练方法,让失语患者“唱”出新声 第3张

旋律语调疗法在在中国的应用

旋律语调疗法(MIT)发源于英语国家,在英语中,韵律语调与句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在汉语中与语调相关的还包括字的声调。汉语普通话的韵律及语调是句式及字的声调的“代数和”。换句话说,在正常的表达中,句式语调和声调在调值上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因此在中西语音系统巨大差异的背景下,为了将治疗旋律更贴近于正常言语旋律,旋律语调疗法的本土化是较为关键的一步,这对临床团队的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因而这种疗法目前在国内并未得到广泛的使用。

现在,由霁达康复支持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引入了这种先进的言语治疗训练方法并进行了本土化创新,克服了中西语音系统的差异和文化差异,以期帮助更多的失语症患者重塑语言功能。

旋律语调疗法帮助城市规划师重获新“声”

52岁的陈先生在中风前是一名城市规划师,工作中对语言和沟通有着极高的要求。不幸的是,突如其来的脑中风剥夺了他的沟通能力,连简短的语言输出也变得困难无比。为了恢复损伤的语言功能,陈先生选择了由霁达康复支持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进行言语治疗训练。

霁达康复的临床团队在对陈先生进行评估后,发现陈先生以口语表达及书面表达最为严重。结合陈先生及家属的主观目标及工作情况,临床团队为陈先生设定了治疗目标:在工作内容或兴趣相关的谈话中,自发语超过15个,且准确率为50%。

为了达到治疗目标,霁达康复临床团队决定采用个性化的韵律语调疗法来提高陈先生的口语表达的能力。临床团队还收集了陈先生中风工作内容及兴趣爱好,包括著名的建筑师,著名的建筑,以及个人收藏的古玩照片等,并将其与韵律语调疗法相结合,用这种既专业又个性化的方式帮助陈先生更加高效地进行言语治疗。

三个月的治疗后,陈先生的自发语信息量从初来时的2/10进步到8/10,复述能力从22/100进步到72/100,口部感觉运动的神经网络恢复帮助他在TOKEN测试中,数值从0/36跨越到7/36,不难看出,陈先生在旋律语调疗法的帮助下,已经在恢复语言功能上跨出了非常具有建设性的一步。

语言是人脑特有的功能,也是我们进行交流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中风患者语言功能恢复和其他功能一样重要。选对言语治疗的训练方法,选择正规专业的康复机构,相信重获新“声”将不再是梦!